利剑扫黑,扫出清风正气;铁拳除恶,守护平安中国。2019年,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来“船到中流浪更急”的深水区、攻坚期,必须牢牢把握扫黑除恶的任务要求,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,做到“六个延伸”:
向侦破大案、打財断血进一步延伸。要突破一批难啃之案,在深入摸排基础上,确立一批群众反映强烈、影响大的涉黑涉恶大要案件,采取强有力措施,尽快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战果。要深挖一批蛰伏之徒,从査否的线索入手、从查处的腐败问题入手、从监管薄弱地区入手,推动省级部门开展备案抽查、市级部门组织异地核查等工作,确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要收缴一批涉黑之财,坚持抓捕涉案人员与清査涉案财产同步进行、深挖犯线索与深挖利益链条同向发力,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,决不给其死灰复燃的机会。
向网络空间、新兴铺成进一步延伸。要善于提高甄别发现能力,加快建设全国重大涉黑涉恶案件线索管理平台,研制新型黑器势力犯罪分析预测模型,加大人、物、案件等信息碰撞比对力度,确保对各类新型涉黑器犯罪及时发现、打击。要善于创新执法办案模式,深入研究网络扫黑除恶思路举措,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侦查手段进行智能化改造,完善侦查、研判、指挥、打击实战机制,确保打准、打精、打实。要善于筑牢网上防黑屏障,结合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,依法严肃整治涉互联网违法犯罪行为,明确划清法律底线,有效规范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生产经营活动,及时切断犯罪利益链条。
向深挖幕后、打伞破网进一步延伸。要用足用好策略,对能量大、根基深的涉“保护伞”案件,要善于运用组织化政策措施,通过交流干部、提级管辖、指定管辖、异地用警、联点包案等做法,为突破案件提供有力手段。要分层分类打击,针对“保护伞”不同表现形式,分类制定打击对策,加大查处力度,起到有力震慑作用。要依法依规处置,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,在“保护伞”认定、处理方面明确标准,既不降格处理,也不人为拔高。
向依法治、快诉快判进一步延伸。要消除执法思想上的障碍,严把事实关、证据关、法律关,进一步完依法提前介入机制,切实做好收集、固定、完善证据相关工作,确保打击质量和打击力度。要消除办案能力的短板,创新完善办案机制,调优配强政法机关专业办案力量,特别要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,建强法院、检察院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专业化团队,提高攻坚克难能力。要消除法律政策上的空白,围绕恶势力、“软暴力”、网络涉黑涉恶、“保护伞”等违法犯罪认定,抓紧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,进一步提高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法治化水平。
向综合整治、堵塞漏洞进一步延伸。要增强责任落实力,紧盯矿产资源、建筑工程、非法借货等重点行业领域,进一步压实市场准入、规范管理、重点监控等方面的主体责任,拿出更多实用管用的真招、硬招,确保常态化监管落到实处。要増强执法联动力,推动政法机关与行业部门加强协调对接,把行业部门专业优势和政法机关执法优势结合起来,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更好衔接起来,进一步健全涉黑涉恶线索发现移交,监管漏洞报整改等机制,真正实现打击与防范,标与治本有机统一。要增强整治辐射力,毫不动地坚持有黑扫、有恶除恶、有乱治乱,充分发挥专项斗争牵引作用,严厉打击抢、黄赌毒、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,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。
向固本强基、铲除土壤进一步延伸。要促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,推广“一案一整改”等经验,在打掉长期盘踞基层的黑恶势力时,同步派出综合整治工作组,填补管理真空、跟进善后措施,并对已完成换届的村“两委”班子全面开展“回头看”,斩断黒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滲透渠道。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,以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为契机,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为载体,在城乡基层普遍建立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,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,让黑恶势力在基层无处容身。要促进基层民风民俗文明化,在城乡群众中大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广泛宜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对群众法治宣传教育,引导他们抵制宗教思想滲透和腐朽文化侵蚀,增强同涉黑涉恶等不良习气作斗争的自觉性。